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杜绝餐饮浪费 践行节约风尚

时间:2024-07-01 22:48:53
杜绝餐饮浪费 践行节约风尚[本文共4428字]

杜绝餐饮浪费 践行节约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舌尖上的浪费”又有抬头趋势,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多措并举,建立长效机制,驰而不息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一、遏制餐饮浪费刻不容缓

202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13年1月,习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习近平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1.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最大的民生。目前我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另一方面,餐饮浪费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全国各地经常看到餐桌上的大量剩菜剩饭,其中大型餐馆、单位食堂、公务聚餐等是餐饮浪费的“重灾区”。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初步测算,2017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2.我国“舌尖上的浪费”情况非常严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餐饮浪费不仅是在浪费社会财富,更会加剧食物资源的紧张,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总书记对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凸显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秉持居安思危的态度,认真看待餐饮浪费现象,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治理,减少餐饮浪费,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3.勤俭节约是社会美德,浪费粮食可耻。各级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主动带头恪守文明餐饮规定,严厉打击公款吃喝行为,遏制社会上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社会各界要大力倡导节约精神,继续推广“光盘行动”,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同时,制定严格的餐饮管理标准规范,对浪费粮食行为采取罚款、批评教育、信用惩戒等多种举措,在社会大众心里树立起节约律条。

4.今年以来,我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云南、新疆等局部地区发生蝗灾、草地贪夜蛾,各地坚决采取措施杀虫,遏制暴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洪涝灾害对南方粮食主产区影响较大,部分地方面临大范围绝收、减产,随着洪水逐渐退去,受灾地区开始补种晚稻,一定程度上可恢复粮食生产。

5.从全球视野来看,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日,联合国向全世界敲响了粮食危机的警钟,在全球农业链条断裂、许多国家限制出口、蝗灾肆虐的多个因素影响之下,全球正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今年全球饥饿人数新增1.3亿,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部分主要的小麦和大豆出口国都收紧了出口数量,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将会有数以亿计人饿死,大幅超越瘟疫灾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其中大部分都是玉米和大豆,主要做为生产饲料和油料,而小麦和稻谷每年有超过6亿吨的产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储备量全球第一,有能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增长0.9%,创历史新高,夏粮再获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也增加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

虽然我国拥有抵御全球性粮食危机的能力,但是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病虫害等影响粮食生产的变量因素增多。因此,要高度警惕全球粮食供求的潜在挑战,绷紧国内粮食供应保障弦,防范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巨大的冲击影响、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同时,加大科学种植,提高机械化耕作占比,加强科学育种、提升农业效率,牢牢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抓住自己手中。

二、制止餐饮浪费当破三大误区

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日子好了,也不能奢靡。这些都是中国人一直信奉和秉承的朴素道理,是维持健康生活状态的金玉良言。但是近些年来,一些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有抬头趋势。虽然并不能动摇整个社会在珍惜粮食上的基本共识,但如若任其蔓延,贻害不浅。因此,那些关于餐饮浪费的不健康行为和理念,必须破除。

误区一:多点菜很有面儿

餐饮浪费发生最多的场合,恐怕就是请客吃饭的餐桌上了。

中国人好面子,重人情,讲排场。请人吃饭,如果点少了,感觉没面子小气,好像只有点的菜越多,剩下的菜越多,才越显得自己热情,才越显得自己真诚。

其实这是一种暴发户心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作祟。如果自身经济条件不太好,那更是打肿脸充胖子,何必呢?与人交往,贵在坦诚。一个大手大脚、糟蹋食物的人,恐怕也很难取信于人。

在全社会深入宣传提倡“不光盘子,才丢面子”,从改变观念做起,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把面子和浪费勾连在一起,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饮浪费不是舌尖上的“小问题”,而是思想意识里的大问题。如果大家都任由这种心态发展下去,餐饮浪费现象将愈演愈烈,对此不可不察。

 误区二:浪费能够扩消费

在很多人心中有这种误区,去餐厅点得多,餐厅挣得多,进货就多,从业人员收入也就高,这在一定程度就拉动了内需。而且,剩下的饭菜还可以卖泔水,对GDP又是一种促进。”这种“浪费有理还有利”的歪理万万要不得!

不错,适度、合理、有效的消费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都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多走一步,往往就会变成浪费。浪费拉动的发展是含有水份的、不可持续的。建立在浪费基础上的生活,则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中国的粮食并没有多到可以挥霍的程度,因此绝不能对餐饮浪费行为持姑息的态度。在大众心理建设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倡节俭。

误区三:暴饮暴食为“光盘”

“我光盘我光荣”的“光盘行动”已经实施多年,“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声音认为,提倡“光盘”,容易导致吃得多,结果吃胖了,吃得不健康了。

光盘行动,提倡自觉光盘、轻松光盘,而不是吃不下硬撑的光盘。认为“光盘”会导致吃得多,不是“光盘”所倡导的节约带来的问题。

饭吃八分饱,是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吃饭顿顿塞到嗓子眼,那不叫“光盘”,那是暴饮暴食。

说到底,“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理念,是人人都可践行的节约、环保、健康和公益的好习惯。总之,别把“光盘”的好经念歪了。

须谨记:过上好日子别忘本

餐饮浪费,不是一个新现象,也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耕社会,长期低水平发展,饿肚子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能奢靡浪费的,要么是“何不食肉糜”的帝王,要么是“随手碎珊瑚”的高官。平民百姓,多收了三五斗,还不免挨饿;碰上荒年,啃树皮吃观音土的事情,史不绝书,浪费粮食?天方夜谭。

今天日子好过了,可也不能忘了古有明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现在很多人已经感受不到节约粮食的必要性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粮食供应比较充足。就粮食生产而言,截至2019年,我国实现了创纪录的“十六连丰”,粮食产量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在粮食连年丰产丰收的大背景下,一些不良现象开始抬头,推崇什么“吃饭要讲排场”“好客就得铺张”;最近一些美食主播大热,其中一类走极端、暴饮暴食的“吃播文化”更是助长了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

有些人可能对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不以为意,认为小小浪费,不值一提。一人两人、一顿两顿的浪费,可能不算什么,但我们有14亿人口,正所谓“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小小的浪费加起来,数字是十分惊人的。中科院曾经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粮食总量多了,品类丰富了,意味着我们可以进行更好地消费,但消费不等于浪费,粮食就是再丰产丰收,就是再满仓满囤,也不该有一株一穗的浪费。节约粮食、杜绝浪费,除了站在个体的、家庭的角度去审视,更要站在全国的乃至世界的视角去思考。

站在餐饮需求的角度,我们不应浪费粮食。吃饱、吃好、吃得健康当然是可以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追求,但不应该吃得铺张、吃得浪费。对此,古代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搁在现在一点也不过时,仍然有巨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站在粮食安全的角度,我们不该浪费粮食。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世界多国纷纷囤粮,这正印证了一句老话,那便是“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保障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粮食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虽然不至于短缺,但也经不起毫无节制的浪费。试想,如果在这个时候,粮食供应因为浪费严重而出现了短缺,那这个短缺就可能被十倍、百倍地放大,就极大可能成为我们受制于人的一个弱项。

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我们不能浪费粮食。有地才有粮,粮食是土地生产出来的。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比如巴西,为了产出更多的粮食,大面积地毁坏“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在国内,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当下,一些地方把用来涵养生态的坡地、荒地等,开发出来种植粮食,一些本来应该休耕的土地,现在也面临着“加班生产”的可能性。因此,浪费的粮食越多,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森林、草原等被毁坏,会有更多的土地得不到“轮休”的机会。

所以说,餐饮浪费,不是一个小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关联非常宽广,其影响非常深远。站在这个角度,杜绝浪费,就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要去做,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做,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要做的事。对于这一点,社会各界应该达成高度共识,从而真实、持久、有效地行动起来。

四、行动起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当前,制止餐饮浪费成为热点话题。几十年以前,餐饮基本不存在浪费行为。那个时候,小孩子把米饭粒掉在桌上,大人会教育小孩捡起来吃掉。节约粮食,是人们共同的认知。几十年时间一晃而过,现在别说是掉在桌上的饭粒少有人吃,就是装在碗里、盘子里的粮食,也常常出现浪费的现象。

1.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要制定法律法规监管。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有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每天,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餐饮浪费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它事关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可或缺,相应的立法保障是必要且关键的一步。因此,需要加强立法,用法律利剑约束餐饮浪费行为,对造成严重浪费行为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2.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强烈认同和良好氛围。

3.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要人人积极行动起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人人有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每个人都当从自身做起。摒弃餐桌奢侈浪费的陋习,爱惜自己的劳动付出,量力点餐,避免浪费。如果由于“心里没底”而超量点餐,可以考虑打包。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对每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小事,但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养成

《杜绝餐饮浪费 践行节约风尚[本文共442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