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建设的总要求”,昭示着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于农村发展道路和未来目标的综合性治理蓝图”。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见效仍要克服许多困难,解决农村发展目前主要的问题。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驻村走访与基层工作经历,发现目前农村普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 人口流失严重,青年人口比例不高
抚远市农村土地的价格由2004年初的约3000元一晌,发展到现在的约15万元一晌。土地价值的疯涨造就了一批有钱的“农民”,这些人有了钱以后大多数会选择在佳木斯市内或抚远市内买房定居。财富的暴增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多大利益,反而使她处于更荒凉的位置。现在的人都追求着更好的生活,相比于农村来说,城市有着更好的资源、更便利的交通也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了能够改变农村生活,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涌入城市,不愿意返回农村。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老人们成为了农村的中坚力量,并且现在老人们的年龄越来越高,几十年后,这些老人过世之后,农村又会变成什么情况呢?
二、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缺失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是乡间社会与国家联结点,他们在行使自身权力的时候是否依法依规,与老百姓有着重大利益关切。有些村两委干部尽职尽责,守法依规干好本职工作。但毋庸讳言,也有极个别干部蚁食农民利益,给基层干部集体形象抹黑,贬损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村内的基层组织公信力缺失,村民们就会乱成一锅粥,笔者曾耳闻某村几个家族为争取村支书的职位互相攻讦。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选出来的村干部会被掣肘而难有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也难以落实到位。
三、 农村生产力低下
在当下抚远农村,有很多农民依靠、自己原有的土地和流转进来的土地进行农耕生产。土地分散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不具有稳定的可持续性。一旦经受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民们就只能面临着“白忙活”或者“赔钱”的处境。更具体的分析农村生产力低下有几个原因:
1、农民科学生产意识薄弱。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低,文盲、小学文化水平居多(老年劳动力为主,年轻劳动力为初中)。他们合理安排收支的意思差,笔者了解到某户一年收入为三万元,但是在前其投入中不计成本,不考虑实际,盲目跟风,化肥乱施,农药不停,本以为可以提高产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量,收割中使用机器(农民自身没有经济能力购买机器,只得出钱请人)的费用也不是一笔数目,加上运输等环节的花费,一年入不敷出,欠外债数千元。
2、农村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减少。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使得务农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求,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下大量老人,实际上这些人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却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青壮年所受教育比老年人高,他们的转移也带走了大量的智力,同时农村培养出来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分子(大学生)被源源不断地吸纳到城里去了,真正能够留在农村镇守热土的是文化程度低、能力弱、素质差的那一部分,造成一种人才单向流动的局面,农民素质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也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难以传播。
3、农业基础设施极不完善,抗灾能力大为削弱。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极大,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旱涝灾害在本地时有发生。水利设施的缺失,使得旱灾时排不进,涝害时排不出。旱灾发生时,农民不得不将自来水用容器运送到地里灌溉,水灾时为了将水排出早已淘汰的水车也开始“大显身手”,在21世纪的农村还会出现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不得不叫人心寒。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农民无力对抗。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勾勒出农村生产力落后的因素,不完善之处有待更细致的调查。
四、如何破解农村发展诸多问题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抚远地区作为祖国东极,农旅结合发展将是趋势,村容村貌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必要。当前,需要通过铺设地下管网的方式,集中解决农村的供排水、消防安全、供电安全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另要积极鼓励各村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修建文化广场、长廊甚至礼堂等公共设施,增添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平台,扩大村庄对外宣传窗口。
2、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基层干部队伍。注重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准。村庄两委要“除旧布新”,制定相关政策,按照程序,逐步吸纳有能力高学历的人更替工作能力差或年纪过大的工作人员,优化基层组织结构,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同时,多举措培育新型农民、吸引人才重返故乡、充实乡村人才储备库,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支柱。要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要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的同时,对农民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农民成为有觉悟、守法律的劳动者。还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丰富农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丰富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丰富农民转岗就业能力的所需知识。
3、注重环保教育,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离不开环境保护。抚远地区农村要构建宜居家园,需要对村民进行环保教育,确立“两山”理念,转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其次,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
最后,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把握机理,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五、总结
其实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日渐完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我们仍然要认识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相当突出。当前,我国的整个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农村的改革与农村的发展也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长期性、实现乡村振兴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形势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们新时代农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不断探索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做好农村工作。落实好党在农村的政策,把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发展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