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全域旅游调查研究报告——发展壮旅游业、建设旅游大县的措施研究

时间:2024-05-18 10:31:00
全域旅游调查研究报告——发展壮旅游业、建设旅游大县的措施研究[本文共10265字]

旬邑全域旅游调查研究报告

发展壮大旬邑旅游业、建设旅游大县的措施研究

导言: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让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近年来,旬邑县旅游工作在省市文物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于“旅游兴县”战略,立足旅游发展实际,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旅游示范村、省级旅游示范县为载体,以建设关中最美县、打造渭北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奋力开拓旅游市场,形成了“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乡村民俗游”三大旅游品牌,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马栏革命旧址、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古豳文化博览园、马家堡关中特委旧址)。马栏镇被授予“全省文化旅游名镇”、“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称号,唐家村被授予“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

一、旅游资源概况

“屏山南耸拱文台,汃水西流环玉带”,旅游资源的禀赋和品质是一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石,旬邑县拥有一批量质俱优的旅游资源。全县旅游资源覆盖面广,成熟优质景区相对集中,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秀丽多边的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系统。传统意义上旬邑县旅游资源大体上可概括为“红、古、绿、俗”四类。

(一)红色旅游资源:旬邑县是红色的土地,马栏曾是红色土地上最亮的一点,在革命战争年代,旬邑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和陕北公学所在地,在这里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而马栏曾是陕甘边根据地为中心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现在的马栏革命旧址已经成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景点景区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文物旅游资源:旬邑县历史悠久,是古国故里,周人先祖在此开疆立国,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泰塔建于北宋嘉估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为七层八角幞阁式,塔身精巧玲珑,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家民俗博物馆原为唐氏地主私宅,建于明末清初,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为一体,外观宏大建造精美,是渭北高原的汉族民居瑰宝。

(三)绿色旅游资源:旬邑县生态资源持色鲜明。全县现有林地总面积16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5%,居关中各县之首,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境内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层台耸翠、四季景色分明,林茂草丰,景致优美,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被誉为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

(四)民俗旅游资源:旬邑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人文素养深厚、民风纯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文明礼仪之乡的传统民风和丰富多样的特色民俗使旬邑旅游开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彩色剪纸、面花、布艺、石雕等民间艺术系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唢呐、庙会、打格、十三花宴等民间传统活动体现了旬邑自成体系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传统。

二、旬邑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一)自然旅游资源特色显著:子午岭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和绿色屏障,域内河流众多,水域面积较大,相比于周边黄土高原地区,旬邑生态优势凸显,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

(二)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古豳国文化、红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在此聚集凸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旬邑县历史悠久,周人先祖在此开眼立国,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赵家洞石窟、泰塔、秦直道等历史遗存:在近代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马栏革命旧址陕北公学旧址、红二十六军旧址等众多的红色历史遗迹。

(三)旅游资源等级高,唯一性突出:秦直道被誉为中国最高的高速公路,是世界最早最长、最宽的历史大道:黄河古象出土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发现最大的大象、犀牛化石:唐家大院是我国目前最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赵家洞石窟群绵延百里,为周人穴居之地,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锥形。

(四)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始终是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县各景区景点都没有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也非常紧缺。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会议接待中心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临时聘用的,流动性极强。即将投入使用的马栏革命传统教育培训中心也面临着专业管理人员十分紧缺的难题。

(五)旅游招商引资亟待加强。近年来虽然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一些旅游景点,但是力度不大,景区景点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由于政府尚未出台旅游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社会力量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不高,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快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唐家民俗文化旅游村建设、赵家洞景区开发目前都由于资金紧缺尚未启动。

(六)旅游市场监管不到位。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旅游市场不断繁荣,一些从业人员受利益驱使,出现私抬物价、以次充好等欺客宰客现象,扰乱了旅游市场正常秩序,损坏了我县旅游想象,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七、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景区后续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今年年底前完成阳坡头关中特区旧址修复建设和转角红26军军部旧址的前期建设任务。完成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陈列布展任务。二是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尽快编制马栏西河坡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开发建设马栏西河坡风景区、加快唐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红色游、生态游、民俗文化游、乡村游有机结合,互相拉动,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采取财政增加投入、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类资金投资开发经营旅游产业,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

(二)进一步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石门山森林公园、马栏红色旅游景区、唐家大院、赵家洞崖居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全力开发民间剪纸、民间唢呐两个民间艺术品牌,开发农林土特产品、地方小吃及石刻、布艺、刺绣、根雕、民俗画、出土文物仿制品等旅游商品。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提高旅游信息中心、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网站建设。建立现代旅游综合服务体系,使旅游、交通、娱乐、购物、休闲、特色餐饮等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不断提升旅游产业效益。

(三)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方式,培训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从高校引进旅游专业毕业生,充实旅游行政和旅游规划及景区建设队伍,聘请有关专家定期对我县旅游工作提出专业指导,整体提升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把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贯穿到整个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切实把宣传促销工作与旅游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印制旅游宣传画册,在各大中城市召开旅游新闻发布会、推介会,在省内外媒体刊登、播放旅游广告,邀请知名旅行社来旬考察,举办“书画名家走进红色马栏”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红色马栏,人文旬邑”,开展专业的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广泛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能认识旬邑、了解旬邑,打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另外,加强旅游区域性合作,尽快融入西安、咸阳旅游经济圈,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信息共享;与旅行社联手,广泛合作,走联动发展之路,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五)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旅游招商引资机制,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旅游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力做好招商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制定更多的旅游产业优惠政策,利用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知名大企业以及民间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使旅游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和重点。加强旅游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印制《旬邑县旅游投资指南》,制作旬邑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册、数据库、课件、光盘等宣传品,为争取投资项目、招商引资提供必要的资料保证。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宣传,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旅游招商的强烈氛围,形成全县上下大旅游、大开发、大发展的意识,同心同力,把旅游产业这块巨大的市场做强。通过对外招商引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六)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在开发农林土特产品、地方小吃及石刻、布艺、刺绣、根雕、民俗画、出土文物仿制品等传统旅游商品的基础上开发具有旬邑特色、有收藏功能、附加值高的旅游纪念品,不断提升特色旅游商品品位。政府要加大旅游商品开发扶持力度,制定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商品开发。另外,为方便游客购物,允许在景区景点开设专门的旅游购物商店。

(七)大力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我们要依托大量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发展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周人崖居文化、秦文化、秦商民俗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品牌,不断培育旬邑旅游的新亮点,提升旬邑旅游的文化魅力。

《全域旅游调查研究报告——发展壮旅游业、建设旅游大县的措施研究[本文共1026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